初秋的哈尔滨,秋兰飘香,清爽迷人;9月的哈工大,书声琅琅,生机勃勃。
2009年9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专程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视察,就学生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哈工大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
中组部副部长、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何毅亭,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吉炳轩,省委副书记、省长栗战书,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黑龙江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杜家毫,省委常委、秘书长刘国中,副省长程幼东等陪同视察。
习近平同志来到我们的实验室
23日下午,习近平同志一行轻车简从,首先来到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
习近平同志刚刚步入土木工程学院正门,就亲切地与等候在此的王树国校长和师生代表握手。“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一声问候让在场的师生倍感亲切。习近平同志来到土木工程学院风洞与浪槽联合实验室。
走进实验室,习近平同志就驻足在“某体育中心场馆屋盖测压实验台”前。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范峰教授、风洞与浪槽联合实验室主任李惠教授向习近平同志介绍了该实验台主要的实验目的和功能价值。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开动实验设备开关,习近平同志认真观看了演示。当得知我校的风洞与浪槽联合实验室是目前国内最大尺寸级别的大气边界层风洞,而且是国际上唯一可实现风—雨—浪多相介质耦合作用及模拟深海条件结构的试验平台时,习近平同志满意地点点头,并笑着对王树国校长说:“你们做的很不错啊!”

李惠教授向习近平同志作汇报(李贵才 摄)
随后,范峰、李惠向习近平同志汇报了我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况、学科定位、研究方向和重要科研成果。习近平同志不时地询问着我校在奥运场馆工程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等方面的科研和技术应用情况,并对我校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表示肯定。
习近平同志来到“海洋平台结构的风浪联合振动实验台”前。在观看了实验演示后,他回头问王树国校长:“哈工大土木学科的前身是什么?”王树国校长回答:“这个学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创立的中俄工业铁道建筑专业和1950年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习近平同志点了点头,说:“哈工大、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的土木学科是我们国家实力最强的几个土木学科之一,哈工大在海上石油开采产业方面的贡献也是很大的。”
习近平同志还询问了哈工大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合作开采石油方面的科研和产业化工作的进展,并嘱咐我校要瞄准学科方向,继续发扬刻苦攻关的精神,在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即将踏出实验室时,习近平同志走向几个身穿印有“土木学院”字样服装的学生,与同学们逐一握手。他问道:“同学们,看来你们都是有志于祖国的土木建筑事业的同学了?你们都几年级了?”在听到同学们的回答后,习近平同志很高兴,并嘱咐同学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像你们的老师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
当习近平同志走出土木工程学院正门,透过玻璃窗看到站在学院二楼前厅的师生们时,习近平同志抬起头,微笑着向师生们挥手告别。习近平同志握着沈世钊院士的手说,感谢你们,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为国家创造出更大的成绩。
习近平同志走进迎国庆科研成果展
离开土木工程学院,习近平同志来到学生活动中心。
在学生活动中心大厅,数百名师生正在兴致勃勃观看学校在全国科普日推出的“哈工大校史展”、“哈工大与中国航天”和“哈工大与中国机器人”大型展览和机器人实物。当大家看到习近平同志走进大厅时非常欣喜,热烈地鼓掌欢迎,习近平同志也亲切地和学生们握手。
习近平同志来到“哈工大校史展”前。王树国校长向他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于1920年,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与支持,长期以来,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大批科研成果。”
当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学校的图片时,他说:“长春同志和兆国同志也都是哈工大的毕业生啊。”当他看到哈工大历史上第一代“八百壮士”的介绍时,他关切的询问:“这些老教师的身体怎么样?”王树国校长回答:“刚才您见到的沈院士就是第一代‘八百壮士’之一,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在还活跃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现在我们把哈工大的教师队伍称作为‘八百壮士’。”当看到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省委书记吉炳轩为学校党员干部作辅导报告时,他说:“省委书记联系一所高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这样做很好!”
在“哈工大与中国航天”展览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我校航天学院院长曹喜滨教授向习近平同志介绍说:“哈工大航天学院是我国高校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我校的航天学科发展与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共同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习近平同志认真观看了我校为载人航天工程解决的多项关键性技术难题的介绍,他指着翟志刚在太空行走时手腕上佩戴的由哈工大研制的反光镜照片,点头称许。在我校研发的“试验卫星一号”、“试验卫星三号”模型前,习近平同志了解了小卫星的研发过程与目前运行情况。
在机器人实物展区,习近平同志饶有兴趣的和大家一同观看各种机器人的表演。在动感的乐曲声中,一边是4个双足机器人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另一边是刚刚获得2009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的机器人敲响了象征胜利的鼓点,习近平同志和大家一起鼓掌祝贺。看着两个机器人如行云流水般的打起了太极拳,习近平同志对身旁的王树国校长笑着说:“机器人也能打太极拳。”王树国校长介绍说,这些表演太极拳的机器人将在明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在开幕式上表演,习近平同志听到后点头称赞。
在智能服务机器人、危险环境作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爬壁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多指灵巧手机器人等实物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机电学院院长梁迎春教授向习近平同志介绍科研情况。他一边观看,一边向王树国校长询问这些机器人的研发过程,当他听到这些机器人都是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制作完成的时候,他对我校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表示赞赏。

王树国校长向习近平同志介绍智能机器人(冯健 摄)
习近平同志与哈工大学子面对面
——“今天我们是慕名而来”
看完机器人表演,身为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同志来到“铭记责任、励志成才——学生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讨论会”现场,跟我校学生们亲切座谈。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我校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两个根本问题,提出了“凝聚新的八百壮士,培育一流创新人才”的实践载体。习近平同志在听取了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基本情况后,又同座谈会现场的学生典型和集体代表进行了亲切交谈。
我校优秀学子——为西部教育扶贫不遗余力的支教队员和志愿者潘民政;2009亚太地区国际机器人大赛中获冠军团队的代表陈定;将自己的“熊猫血”源源不断地输入重症患者体内的志愿者“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张健;智勇双全寒江冰窟勇救落水小姐妹的“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刘峰;“全国三好班级标兵”管理学院0410101班班长王锐;为一位患白血病的女中学生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全国优秀大学生”杨振岭;为青春穿上一身戎装,手握钢枪、保家卫国的大学生军人曹晟;在复合材料领域刻苦攻关并得到国际认可的博士研究生黄陆军等人分别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围绕“铭记责任、励志成才”谈了自己的看法。
习近平同志说,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之后,又是在我们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来临之际,我们很高兴能够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来看一看,也很高兴和同学们见见面。今天我们是慕名而来,哈工大赫赫有名,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创新成果多,是国家重点大学。说到这里,习近平同志笑着对王树国校长说,在这样的重点大学里当校长,所肩负的责任更大。学校从建校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科技人才,为我们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刚才参观了学校的实验室,体验到了学校的学术氛围和这种学习环境。同学们,你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哈工大上学,能有这样的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成才环境,我为你们感到高兴。我们刚才在外面看到的机器人表演,就是同学们才华的展现。
——“民族的希望更在于你们”
专注地倾听着同学们激情洋溢的发言,习近平同志频频点头,并不时地询问具体细节。他不由感慨地说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在座的同学中,我看到你们中的好多人选择了到基础去实践。这位同学,陇南支教;这位同学,西部参军,用你们的话来说,都是用不长的时间做了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你们经过这次汶川地震,都觉得这种选择无怨无悔,太值得了。虽然你们现在比别的同学晚一两年毕业,但是你们上了另一所大学,所以我说你们这种选择非常好,是非常明智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大学生们要甘于做小事,能够自觉地到基层去。
习近平同志对王树国校长和同学们称赞道,此次“铭记责任,励志成才”座谈会,主题选得很好!参加的同学都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有学生干部,有硕士、有博士,还有一些道德模范,英模人物,济济一堂!几位同学精彩的发言,让大家颇受感动。从中能够看到同学们报效祖国,振兴民族的理想抱负;也能看到同学们钻研科研的拼搏精神;还能看到同学们在精神力量砥砺下的一种追求。看到你们有这样的精神品质,我感到非常高兴。大学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光明的未来。没有年轻人就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毛主席讲,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们都曾经当过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现在民族的希望更在于你们。
——“要主动将自身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习近平同志说,当代大学生如今有更多的选择,可以追求现实的,也可以追求理想的,该怎样选择呢?就像同学们在发言中说到的那样,那种觉悟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会为大家的选择起到很大的作用。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要主动将自身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有的人生选择。很多老一辈的革命家、科学家,他们为了救国救民,奋发读书。这样的典型事例,不胜枚举。大学生们应该见贤思齐,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大学生一定要有一个人生目标,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一个栋梁之才,成就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习近平同志对大学生们提出殷切的期望。
——“要在就业观上与时俱进,能够更多地面向基层,面向实践”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国家、社会和高校关心的重点问题。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从就业情况来讲,目前国家尚有一些实际困难。不过,一方面党和政府正在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就业机会,不断地提高就业率。其中,大学生就业就是的一个工作重点,这些工作在学校也是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点,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个重点。另一方面,同学们也要在就业观上与时俱进,能够更多地面向基层,面向实践。
座谈中,有同学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说出“深入基层,尤其是了解了中国的农村就是了解了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样的感悟。对此,习近平同志表示赞同。他说,这一点我本人有深刻的体会,我虽然出生在城里,但在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中去了农村,并且一去就是7年。这在当时虽说是毫无选择,但给我的感受却是脱胎换骨。
这时,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栗战书笑着说:“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咱们习副主席当年是在陕北黄土高原最偏僻的小山村之一,从农民做起,还做过村支部书记。”这时,习近平同志向同学们说到了老前辈们当年鼓励自己的话:“你到农村去是对的。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到农村是去找根据地找群众,你们现在有些年轻人要躲群众,这怎么行呢?”
习近平同志说,将来毕业后你们会面临更大的选择,我还是希望同学们都能有与时俱进的就业观,更多地考虑面向基层,到实践中去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参加工作后遇到困难了怎么办,是打退堂鼓呢?还是勇往直前?我希望每一位有志青年都能铭记责任,一往无前,追求高尚。

习近平同志寄语哈工大学子(吉星 摄)
亲切关怀寄厚望
座谈会要结束了,面对依然热情高涨的哈工大学子,习近平同志语重心长地寄语——希望同学们一定不负年华,把握青春。既然来学校上学,首先还是要刻苦学习、敏于求学、打牢基础。在学校这几年,毕竟可以专门系统地学习,可以有一个优秀的群体来共同探讨学习。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也是个历练成长的过程,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将来真正成为知识丰富,能力卓越,品质高尚的合格大学生,并且要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而奉献的志向来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习近平同志最后说,国庆节、中秋节即将到来,在这里向我们的同学们、学校的广大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和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学业顺利,祝大家家庭幸福,生活愉快。
“习副主席,您可以和我们合张影吗?”看到习近平同志这样平易近人,同学们不禁向这位和蔼可亲的“长者”提出了请求。习近平同志笑着点点头,亲切地同大家合影留念。
美好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不知不觉,将近两个小时的时光都过去了。习近平同志和久久不肯散去的同学们握手道别。在即将走出学生活动中心大厅时,习近平同志向站在门口的清扫员走过去,几位清扫员一边跟大家一样鼓掌欢送习近平同志,一边向后退了几步给习近平同志让路。没想到,习近平同志却快步上前,主动伸出手来同几位清扫员一一握手,亲切地说,你们也是辛勤的园丁,我向你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和问候。

习近平同志与我校清扫员亲切握手(吉星 摄)
中央领导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怀,让我校师生备受鼓舞,深受感动。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句句嘱托牢记在哈工大人的心中。

习近平同志与相关领导和学生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