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组成
ABUIABACGAAg7pHdhwUo0K2A9AUw1gI4tQI





     

     校友会组成详细名单


校友会联系人

徐广栋 徐广栋

刘海涛 刘海涛

网站维护:

边鑫 边鑫 (图册)

 杨光贵 杨光贵 (新闻)

周纪强 周纪强 (新闻)

李德松 李德松(总体)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孙运璇求学哈工大

浏览数:1408


1931年,哈工大学生张正伦和尚淑芳的结婚纪念照。新郎的傧相则是他的同学、
好友、台湾原“行政院”院长孙运璇(前排左二)

 学生时代的孙运璇
◆    何华昌
  台湾原“行政院”院长孙运璇,1913年生,山东蓬莱人。1925年随其父来哈求学,12岁进入哈市俄桥实业中学。14岁考入哈工大。7年学历,其中预科3年。  
  孙运璇的父亲名叫孙蓉昌,毕业于中国最早的法律大学———朝阳大学,1925年将孙运璇送哈求学。孙运璇少年时,因其父在外读书,没有经济收入,日子过得很困窘,每天吃的是玉米饼子,大蒜捣碎加点酱油当菜,受了不少苦。其母从事家务,用钱需要向伯父要。  
  据范绪箕1991年在遵义撰写的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时的一段回忆记述,1928年,范绪箕从哈市政法大学预科转入哈工大预科插班,恰与孙运璇同班。  
  范绪箕,1934年毕业于哈工大机械系,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航空工程博士。1928年—1935年与孙运璇在哈工大同班。曾在多所大学任教。1979年—1984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他在回忆录中提到,当时,全班四五十人,大多数学生二十多岁,年龄小的只有五六人。引人注目的是孙运璇,他个头小,剃光头,淘气,绰号“小和尚”。喜欢读课外书,如鲁迅、巴金的小说散文。中学时孙运璇开始读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的俄文小说。  
  预科班还有一位从山东来的同学,名叫王传刚,年龄比孙运璇大,个头高,也剃光头,外号“大和尚”。他挺调皮,经常以大欺小,喝斥“小和尚”,“小和尚”受到制约。后来“大和尚”又沾染了恶习,生活堕落了,“小和尚”又经常规劝他。此后“小和尚”留了分头,不再是顽童了。他开始管教“大和尚”。  
  在哈工大读预科,相当于学习高中课程。教学用俄文。俄文教师名叫硕斯,喜欢在课堂上提问。孙运璇年少聪明,理解力和记忆力好,反应也快,别人答不上来的问题,他能对答如流。他好胜心强,学习用功,成绩优秀,7年的课程,几乎每科都得5分,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每月合200美元。  
  读完预科上大学,开始分系。范绪箕分到机械系,孙运璇读电机系。但大学一、二年级基础课,他俩仍在一块听课。那时上大学,无固定教材,主要靠老师讲,学生记笔记,大多数同学跟不上,笔头记不下来。而孙运璇的笔记记得清楚完整。班上同学用他的笔记当蓝本,转抄复习。  
  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18岁的孙运璇几次参加学生抗日游行示威,要求中央政府拼死抗战。读到大学三年级下半年,开始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孙运璇向校方提出,把电机系与机械系毕业设计课题合二为一。两个不同专业各一人,合作完成一项毕业设计。这在哈工大是史无前例的,竟获校方批准。自然,机械系的范绪箕与孙运璇优化组合,搞一项大型毕业设计。他俩共同的设计任务是某个城市的电厂设计,模型就是哈尔滨附近的小城市。设计要求要适应15年的发展和供电要求。  
  孙运璇负责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设计,包括电网输配电等总体设计,范绪箕负责锅炉、涡轮机及辅助设备设计,局部服从全局。范绪箕凭老师课堂讲的数据及方法设计。可孙运璇则不然,他查阅了许多书籍,又查看了笔记,认为数据都已过时了。正巧,学校进了一批前苏联专业新书,他贪婪地阅读了许多,参考了新书中的数据,发现与教师教的数据,相差较大,他推算确定一批可用于电厂设计的新数据,得到了两个老师的赞许。范绪箕请示导师,导师竟支持孙运璇的意见。  
  范绪箕回忆这段历史时说:“我当时好玩,不用功,时常随父母应酬,常常几天不去设计,孙运璇总是催我找我。在选择机组数量方案时,我图省事,考虑不周。孙运璇坚持要把我原来安排的一个机组分成两个机组,说便于转换。他的数据令人信服。这一年,他很忙,每天看书,画图计算到深夜。人也长高了,比我高半头,发育成健壮的青年。”  
  他俩在共同设计之余,有时也一起去看电影、玩牌,参加各种聚会。范绪箕家有两匹赛马。他俩喜欢到赛马场看赛马比赛。他俩看赛马买马票都中过彩,孙运璇就中过300银元的头彩,他买了只怀表,范绪箕则买了一枚白金戒指。  
  毕业设计答辩,孙运璇征服了俄国导师波波夫。这位平素喜欢对学生吹毛求疵、百般挑剔的教授,认为孙运璇的答辩无可指责无懈可击,给他的毕业设计打了特优,其毕业论文获第一名。孙运璇完成了学业,于1934年5月毕业。  
  毕业后,孙运璇成为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1946年他去了台湾,任台湾电力公司总工程师,对台湾电力发展贡献很大。  
  1982年2月23日,孙运璇先生突患脑中风,于2006年初病故。据悉,哈工大原校长杨士勤代表校友会一行三人,参加了孙运璇先生的公祭。  
  (作者为《中华人物辞海》顾问编委,航天哈风华有限公司退休机械制造工艺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