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组成
ABUIABACGAAg7pHdhwUo0K2A9AUw1gI4tQI





     

     校友会组成详细名单


校友会联系人

徐广栋 徐广栋

刘海涛 刘海涛

网站维护:

边鑫 边鑫 (图册)

 杨光贵 杨光贵 (新闻)

周纪强 周纪强 (新闻)

李德松 李德松(总体)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钢筋混凝土背后的温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作者:李芹 李德松网址: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9/epaper/d7054/t06/201908/100032.html浏览数:233

  在传统认识里,科普类书籍大多数是太空宇宙、江河湖海、飞机火箭等高大上、高精尖、高科技事物的专属,因为较为神秘而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进而吸引读者去探索未知世界。而土木行业被人戏称作“又土又木”,看起来只有枯燥的点线面组合,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貌似跟科普不搭边。

  但是今年5月出版的《工程师爸爸写给孩子的信——港珠澳大桥是怎样建成的》(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如一枚天降之石,在土木行业科普这潭静水中激起阵阵涟漪。一经面世,该书就被中国公路学会评为“2019年全国公路优秀科普作品”。

新文档 2019-07-30 08.13.04_1.jpg

  该书以传统书信的形式,详细记录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和建设者的心路历程。在信息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书信正在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有的孩子不会写信,甚至没见过信。该书既是对现代科学的追求,同样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正如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在序言中讲道:“十多年来,数以万计默默无闻的大桥建设者们抛家离子,他们并肩战斗,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点一滴地铸就了今日的辉煌,却因工作需要无法照顾家中的亲人,在此谨以《工程师爸爸写给孩子的信——港珠澳大桥是怎样建成的》一书,献给随着大桥建设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虽然不是“烽火连三月”,但是“家书抵万金”,钢筋混凝土的背后,是一股股温情,数以万计建设者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家庭,是数以万计孩子们思念异乡父母的梦,也是建设港珠澳大桥的中国梦。

mmexport1565589910638.jpg

  拿到此书,第一印象便是画面精美、场面宏大、构思巧妙,给人以一种“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豪迈感。细品此书,能感觉到内容科学严谨、语言幽默风趣,既适合儿童探索未知世界,又适合专业人员技术交流,是一本老少皆宜的科普读物。该书通过孩子提问、工程师爸爸回答的形式,寓学于问,引人入胜。该书可贵之处在于,除了普及科学知识,还充满了环境保护的人文关怀,特别是保护中华白海豚的章节,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该书还通过多媒体传播科普知识,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观看视频,有助于读者更加了解大桥的建设细节,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另外,当读者打开书的尾页,会有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立体模型出现在眼前,并且可以通过抽拉纸板查看隧道内部结构。可以说,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动眼、动手、动脑,通过寓学于乐提高读者对书中知识的理解能力。整体评价此书,那就是这本书好看、好读、好玩,特别适合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学习、研究,在共同探讨中加深亲子感情。

mmexport1565589898550.jpg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土木行业作为伴随人类文明一路走来的古老学科,像一棵经历无数风霜雨雪的参天古木,而科普作为一种科学文化传播形式,让这棵古树焕发新的生机。希望该书的出现,能够带动更多传统行业的科普工作发展,同样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孩子年幼的心里埋入一颗探究科学的种子,而这颗种子也必将成为参天大树。

  冷硬的钢筋混凝土背后有着掩藏不住的温情,希望这本书能够温暖独在异乡的建设者,也能陪伴孩子走过成长岁月。


  

(作者李芹系广东科技出版社编辑,李德松系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